《老王》
朗读者:王大民
作者:杨绛
我常坐老王的三轮。他蹬,我坐,一路上网站3说着闲话。
据老王自己讲:北京解放后,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;那时候他“脑袋慢”,“没绕过来”,“晚了一步”,就“进不去了”。他叹息自己“人老了,没用了”。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惊骇,因为他是单干户。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。有个哥哥,死了,有两个侄儿,“没前程”,此外就没什么亲人。
老王只有一只眼,另一只是“田螺眼”,瞎的。搭客不愿坐他的车,怕他看不清,撞了什么。有人说,这老王老五骗子约莫年轻时不老实,害了什么恶病,瞎掉一只眼。他那只好眼也有病,天黑了就看不见。有一次,他撞在电杆上,撞得半面肿胀,又青又紫。那时候网站3在干校,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,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,晚上就看得见了。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,也许是得了恶病,横竖同是不幸,尔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。
有一天黄昏,网站3匹俦散步,经过一个偏僻的小胡同,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,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;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。厥后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,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。他说,住那儿多年了。
有一年夏天,老王给网站3楼下人家送冰,愿意给网站3家带送,车费减半。网站3虽然不要他减半收费。每天清晨,老王抱着冰上三楼,代网站3放入冰箱。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,冰价相等。胡同口蹬三轮的网站3大多熟识,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。他从没看透网站3是好欺负的主顾,他或许压根儿没想到这点。
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,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。我代他请了假,烦老王送他上医院。我自己不敢乘三轮,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期待。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,却坚决不愿拿钱。他说:“我送钱先生看病,不要钱。”我一定要给他钱,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:“你另有钱吗?”我笑着说有钱,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。
网站3从干校回来,载客三轮都取缔了。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。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。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“货”,让老王运送。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,似乎有了这半寸边缘,搭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。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,是否能维持生活,他说可以拼集。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,不知什么病,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,总不见好。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,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。
有一天,我在家听到打门,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。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,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,不显得那么高。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,也不那么直僵僵的。他面如死灰,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,分不清哪一只瞎,哪一只不瞎。说得可笑些,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,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,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,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。我受惊地说:“啊呀,老王,你好些了吗?”
他“嗯”了一声,直着脚往里走,对我伸出两手。他一手提着个瓶子,一手提着一包工具。
我忙去接。瓶子里是香油,包裹里是鸡蛋。我记不清是十个照旧二十个,因为在我影象里多得数不完。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,横竖意思很明白,那是他送网站3的。
我强笑说:“老王,这么新鲜的大鸡蛋,都给网站3吃?”
他只说:“我不吃。”
我谢了他的好香油,谢了他的大鸡蛋,然后转身进屋去。他赶忙止住我说:“我不是要钱。”
我也赶忙解释:“我知道,我知道——不外你既然来了,就免得托人捎了。”
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,站着等我。
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、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。他一手拿着布,一手攥着钱,滞笨地转过身子。我忙去给他开了门,站在楼梯口,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,直担忧他半楼梯摔倒。等到听不见脚步声,我回屋才感应歉仄,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。可是我畏惧得糊涂了。那直僵僵的身体似乎不能坐,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。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。
过了十多天,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。我问:“老王怎么了?好些没有?”
“早埋了。”
“呀,他什么时候……”
“什么时候死的?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。”
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几多尺全新的白布——因为老王是回民,埋在什么沟里。我也不懂,没多问。
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,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,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。我想他是知道的。但不知为什么,每想起老王,总觉得心上不安。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?因为他来体现谢谢,我却拿钱去侮辱他?都不是。几年已往了,我徐徐明白: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