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3 > 信息资讯栏目 > 普通话新闻中心 > 正文

说的是汉语 听的是英语

来源:网站3    时间:2007-03-13

【美国《新闻周刊》3月13日一期(提前出书)文章】题:说的是汉语,听的是英语(记者?本杰明·萨瑟兰)

亚历克斯·魏贝尔不懂中文,却看得懂北京街头的路标。他在德国卡尔斯卢厄大学领导的工程师小组研制出一种叫做“标志翻译机”的手提装置,能通过镜头和软件认识约莫3000其中国字并把它们翻译成英语。

如今,翻译技术方面的突破层出不穷,标志翻译机就是一个最新结果。这类创新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是欧洲各国政府,而不是企业,这有充实的原因。看看欧盟,布鲁塞尔有着全世界最大的翻译工程,每年要花掉8.75亿美元让信息在21种官方语言之间通报。

一项为期3年的欧盟计划TC—STAR将投入1000万欧元用于翻译软件的研发。西门子是获得资金加入研发的网站3之一,该网站3已经开发出一种叫做“讲话翻译系统”的软件,能够识别口语,将其转录、翻译,然后把事先录好的译文音节组合起来,最后播放完整的译文。这套系统预计将在两年内首先用于欧洲议会。欧盟已经果真亮相要接纳多语制,但这将带来巨大的翻译用度。有些人呼吁把英语作为欧盟唯一的事情语言,如果西门子的软件和其他类似软件能使欧盟大大降低翻译开支,这种要求将失去意义。

目前,联合国等机构安装的头戴式耳机看起来比力滑稽,另一家获得研发资金的网站3戴姆勒—克莱斯勒正在完善耳机的替代装置。他们设计的系统安装在天花板上,可以把声波发射到5米之外,并把声波有效规模限制在一个座位那么大。TC—STAR计划的卖力人伯纳德·史密斯开玩笑说,这项发现会有“心理上的骚扰”作用,因为当某位听众起身上茅厕时,他会被一系列差异语言的“声锥”袭击。

欧盟还出资资助像诺基亚这样的网站3研制能实时翻译英中对话的手机软件。这种软件能录下对话,并把它翻译成文字纪录,方便发送电子邮件。诺基亚网站3芬兰坦姆泰里实验室的工程师伊姆雷·基斯说,“来自颐客的强烈需求”可能会让网站3在两年内推出这样的翻译手机。

在大洋彼岸,美国航天局神经工程实验室则设法绕过讲话自己。这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芒廷维尤的实验室正在研制一种纽扣巨细、附着在人的喉咙上的电极,通太过析微小的电流来破解默读出来的文字,然后将其翻译成文字或用录好的音节组合成有声质料。有了这种技术,电话网站3就可以销售无法被人偷听的电话。目前已有两家大网站3在和神经工程实验室进行洽谈,诺基亚网站3则在研发自己的有关项目,欧盟也投入经费开展类似研究。

眼下,人仍然比机械翻译得好——至少人会开玩笑,也听得懂玩笑。但是,机械至少在做一项事情:那就是迅速地让这个世界变得易于理解。